2023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3月21日专为备考2023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对于共情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共情要全面了解求助者的既往经历
- B:咨询师要从双方的角度看待求助者的问题
- C:咨询师必须要与求助者有相同或相似的经历
- D:咨询师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答 案:D
2、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 )。
- A:必须遵循的命令要求
- B:应该积极履行的行为规范
- C:衡量绩效的核心标准
- D:决定前途命运的唯一要素
答 案:B
解 析: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 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自()起施行。
- A:2012年10月26日
- B:2013年5月1日
- C:2018年1月1日
- D:2015年3月1日
答 案:B
4、父母对孩子的无理取闹行为,不予理睬,可能慢慢地减弱这些行为这是()。
- A:代替法
- B:惩罚法
- C:增强法
- D:消退法
答 案:D
5、个体对他人的要求做出完全相反的动作称为( )。
- A:被动性违拗
- B:被动性服从
- C:主动性违拗
- D:主动性服从
答 案:C
解 析:主动性违拗:患者对于别人要求他做的动作,不但不执行,反而做出与要求完全相反的动作。如要求患者张嘴时,患者反而把嘴闭得更紧。被动性违拗:患者对于别人的要求不做出任何反应。违拗症状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6、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防御机制是()的功能。
- A:自我
- B:本我
- C:镜我
- D:超我
答 案:A
7、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
- A:错觉就必然会产生
- B:若不知道错觉产生的原因也无法消除错觉
- C:若知道了错觉产生的原因,就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消除错觉
- D:有些错觉能通过主观努力加以消除,有些则不能
答 案:A
8、有益于他人,需要和接受报酬的行为属于()。
- A:利他行为
- B:助人行为
- C:道德行为
- D:亲合行为
答 案:B
多选题
1、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2、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3、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4、关于定势的描述,正确的包括( )。
- A: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 B:有时会促进问题解决
- C:有时会干扰问题解决
- D: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答 案:ABCD
解 析: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影响, 这种心理准备就叫定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或者说已经养成的习惯,会影响后面所进行的 活动,这就是思维定势的作用。
5、在社会学习论看来,学习的机制主要有( )。
- A:联想
- B:强化
- C:暗示
- D:模仿
答 案:ABD
6、人在经历惨烈的车祸后可能会出现( )。
- A:灾难症候群
- B:急性应激障碍
- C:创伤后应激障碍
- D:严重心理问题
答 案:BCD
解 析:灾难症候群是指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急性应激障碍的患者在遭受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后,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病程为数小时至几天;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患者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后,延迟出现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从创伤到发病的潜伏期可从数周到数月不等;“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因此答案为BCD。
7、与动机产生有关的因素包括()。
- A:需要
- B:诱因
- C:情绪
- D:内驱力
答 案:ABCD
解 析: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内驱力由生理需要产生,是生理性的动机。在诱因的作用下,即使机体内部并没有失去平衡,也会引起活动的动机。情绪也具有动机的作用。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