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7月7日专为备考2023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使用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定方法确诊神经症,对精神痛苦程度的评定在时间上至少要考虑最近( )。
- A:三周以上
- B:三个月以上
- C:两周以上
- D:一个月以上
答 案:B
2、解释技术的正确做法是( )。
- A:准确把握情况
- B:不分对象
- C:不分时间、场合
- D:坚持说明原因
答 案:A
解 析:解释是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理论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分析。进行解释时,首先应深入了解情况,准确把握。
3、用于比较和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分数标准是( )。
- A:信度
- B:效度
- C:常模
- D:标准差
答 案:C
4、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这种表现可出现于()。
- A:情感淡漠
- B:意志增强
- C:情感倒错
- D:意志减退
答 案:C
解 析:情感倒错是指患者的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例如,遇到悲哀的事情却表现欢乐,遇到高兴的事情反而痛哭,或是患者的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不协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情感淡漠是指患者对一些能引起正常人情感波动的事情以及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情,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患者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见于精神分裂症衰退期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意志增强是指意志活动的增多。意志减退、是指患者的意志活动减少。
5、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样本团体越同质,分数分布范围越小,测验效度就越( )。
- A:高
- B:低
- C:好
- D:接近
答 案:B
解 析:样本团体的异质性是影响效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样本团体越同质,分数分布范围越小,测验的效度就越低;相反,样本团体越异质,分数分布范围就越大,测验的效度就越高。注:样本团体的异质性同样也会影响测验的信度,样本团体越同质,测验的信度越低,相反,就越高。
6、强而短促的情绪状态属于( )。
- A:心境
- B:激情
- C:应激
- D:心情
答 案:B
解 析: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心境是一种微弱、 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的状态,通常叫做心情Q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 情景时出现的感到紧张的情绪状态。
7、大脯皮质的颞上回是()。
- A:言语听觉中枢
- B:视觉性言语中枢
- C:言语运动中枢
- D:书写性言语中枢
答 案:A
8、抑郁神经症的核心特征是( )。
- A:自杀观念
- B:恐怖
- C:情绪低落
- D:焦虑
答 案:C
解 析:不论轻重如何,抑郁的必要特征是心情低落,没有心情低落便根本不能成为抑郁。
多选题
1、罗杰斯对咨询关系的表述包括()。
- A:两个人有心理意义上的接触
- B:咨询师无条件地接受和关注求助者
- C: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经历表示共情
- D:咨询师对求助者表达共情的交流和无条件关注
答 案:ABCD
解 析:罗杰斯对咨询关系的表述包括:①两个人有心理意义上的接触;②第一个人称为求助者,处于不一致的状态,具有攻击性或处于焦虑中;③第二个人称为咨询师,他在这种关系中是一致的或处于内部整合的状态。④咨询师无条件地接受和关注求助者;⑤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经历表示共情,并努力与求助者交流。⑥咨询师对求助者表达共情的交流和无条件关注是最基本的。
2、神经衰弱的症状包括()。
- A:入睡困难
- B:注意力过于集中
- C:多梦易醒
- D:易烦恼
答 案:ACD
解 析:神经衰弱的症状主要有:患者易烦恼、易激惹、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注意力难以集中、精神疲乏、效率低。
3、帕瑞认为青年期思维发展的阶段包括()。
- A:二元论阶段
- B:相对性阶段
- C:逻辑性阶段
- D:约定性阶段
答 案:ABD
4、以下哪种情况属不诚实劳动?()
- A:出工不出力
- B:炒股票
- C:制造假冒伪劣产品
- D:盗版
答 案:ACD
解 析:劳动收入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炒股也是劳动,更不属于不诚实劳动。
5、求助者中心疗法对人性的基本看法包括()。
- A:人是可以信任的
- B: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 C:人有“机体智慧”
- D:人具有生物的本能
答 案:ABC
解 析:求助者中心心理治疗理论对人性的看法是积极乐观的,该理论把人看作是一个努力寻求健全发展的人,其基本观点包括:①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这种实现倾向是人类有机体的一个中心能源,它控制着人的生命活动,不但维持着人的有机体,而且还要不断地增长与发展;②人拥有机体的评价过程,称为“机体智慧”;③人是可以信任的,认为人都是有建设性和社会性的,是值得信任的,是可以合作的。
6、贝克和雷米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可以采用的技术包括( )。
- A:建议
- B:模仿
- C:演示
- D:面质
答 案:ABC
7、归因的影响因素包括()。
- A:社会视角
- B:时间因素
- C:自尊水平
- D:空间位置
答 案:ABD
解 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社会心理学中影响归因因素的掌握情况。影响归因的因素共有四种:(1)社会视角。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就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也会有差别,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2)自我价值保护倾向。个体在归因的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往往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在成败归因中,成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成功时,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失败时,外归因则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这是一种自我防卫策在竞争的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进行外归因,从而减小他人的成功对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内归因。对他人成败的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这种倾向叫动机性归因偏差。不过失眠患者往往有相反的归因倾向,即他们认为失眠是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所以,对部分失眠患者,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归因模式来使失眠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3)观察位置。人们观察事物时的空间位置不同,对事物的解释和看法也会有差异。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因归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4)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把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选项C的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与归因没有关系。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