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8月14日专为备考2023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下列关于“员工敬业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美国社会学家盖洛普首次提出了“员工敬业度”的概念
- B:“员工敬业度”表示只对工作负责,但与员工的忠诚度无关
- C:敬业度高的员工虽然工作兴趣较低,但工作态度与其他员工无差别
- D:敬业度高的员工一定是天赋高、才华出众的优秀员工
答 案:A
解 析:“员工敬业度”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盖洛普博士提出来。他认为,员工敬业度是在给员工创造良好的环境、发挥其优势基础上,使每个员工作为自己所在单位的一分子,产生一种归属感与主人翁精神。
2、心理咨询中对来访者的心理评估包括()。
- A:心理问题的评估
- B:心理疾病的评估
- C:咨询效果的评估
- D:心理问题和咨询效果的评估
答 案:D
3、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不包括( )。
- A:交换原则
- B:平等原则
- C:强化原则
- D:相互原则
答 案:C
解 析: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包括:相互性原则、交换性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平等原则。
4、关于应对方式问卷,错误的说法是( )。
- A:可以反映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 B:能够提高人们的应对水平
- C:可以比较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应对行为差异
- D:可以反映人的心理发展成熟的程度
答 案:B
解 析:应对方式量表的应用价值很多,但是量表只能起到反应情况的作用,不可能会通过做测验直接提高人们的应对水平。
5、阻抗的本质是( )。
- A:求助者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和自我改变的抵抗
- B:求助者对于咨询师的反抗和抵制
- C:咨询师对求助者异常行为的阻拦
- D:咨询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总称
答 案:A
解 析:阻抗在本质上是求助者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和自我变化的精神防御与抵抗;它可表现为对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是对某种痛苦经历的否认等。
6、在沉默现象的几种主要类型中,不包括()。
- A:理智型
- B:怀疑型
- C:茫然型
- D:反抗型
答 案:A
解 析:咨询时,有时会出现沉默。可能原因有:①沉默的感觉来自于咨询师。②咨询师缺乏面谈技巧。③源于求助者的个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反抗型。④求助者的不信任感,由于求助者还不完全信任咨询师,而不把某些信息说出来或尚在犹豫中。
7、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 B: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 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 D: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答 案:D
8、除那一项外,其它各项均可成为生物性压力源:
- A:歪曲的认知
- B:饥饿
- C:躯体创伤
- D:噪音
答 案:A
多选题
1、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2、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3、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4、心理咨询在临床上的整合取向的含义包括()。
- A:整合身体、情感、认知、情境和行为系统
- B:研究和实践的整合
- C:各种心理疗法的理论和技术的整合
- D:个人和职业的整合
答 案:ABCD
5、詹姆士关于自我的概念包括( )。
- A:主我
- B:本我
- C:客我
- D:超我
答 案:AC
解 析:主我与客我是詹姆士关于自我的概念,前者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后者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
6、会谈中不恰当的提问方式包括()。
- A:修饰性反问
- B:责备性问题
- C:多重问题
- D:开放性发问
答 案:ABC
解 析:凯利曾经把临床会谈中的问题做过相应的归类,其中可能在会谈中出现的一类问题是提问的方式不恰当,包括:①“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含义对求助者是有强烈暗示性的,因为它明显地要求助者说明理由,暗示求助者的行为或情绪是错误的。②多重选择性问题。比如“你有什么感觉,是沮丧还是生气?”“上星期日你是离开家还是在家里待着?”,等等。③多重问题。如:“你认为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怎样呢?”或者,“他的父亲是怎样看这个问题的呢?你本人又是怎样做这件事的?”④修饰性反问(rhetoricalquestions)。这类问题实际上并不构成问题,因为它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⑤责备性问题。这是以反问形式责备求助者。⑥解释性问题。这是心理咨询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而不是推动求助者去自我探索。关于如何提问的问题,应当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对待,因为它直接影响求助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关系。在咨询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以促进求助者充分地表述自我,也可以适当结合一些封闭式提问的方式方便咨询师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
7、心理咨询整合在现阶段主要体现在心理咨询方法的()。
- A:两极分化取向
- B:独立化趋势
- C:折衷主义趋向
- D:标准化策略
答 案:CD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