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8月20日专为备考2023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答 案:对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43条第2款规定:“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2、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若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答 案:对
3、对已满60周岁的老年人适用继续盘问,必须在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的4小时以内盘问完毕,且不得送入候问室。
答 案:错
4、对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的,除非不听劝阻,不得给予处罚。
答 案:对
5、某县公安机关在对一起抢夺案件侦查时,犯罪嫌疑人王某提出,侦查人员江某是被害人的邻居,要求其回避。在回避决定作出前,江某不能停止侦查工作。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36条规定,在作出回避决定前,申请或者被申请回避的公安机关负责人、侦查人员不得停止对案件的侦查。作出回避决定后,申请或者被申请回避的公安机关负责人、侦查人员不得再参与本案的侦查工作。
6、张某故意伤害李某致其轻伤,李某向人民法院自诉。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后,因证据不足驳回起诉,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4条第(2)项规定,自诉案件,但对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因证据不足驳回起诉,人民法院移送公安机关或者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被害人直接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7、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传唤后的魂问查证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如果情况夏杂,询问査证的 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答 案:错
8、公安工作服务大局,首要的就是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心。()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工作服务大局,首要的就是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建设搞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单选题
1、 依法应当先经下级行政机关审查后报上级行政机关决定的行政许可,下级行政机关应当自其( )审查完毕。
- A: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10日内
- B: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0日内
- C: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
- D: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20日内
答 案:C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43条规定:“依法应当先经下级行政机关审查后报上级行政机关决定的行政许可,下级行政机关应当自其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审查完毕。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考生需注意为“受理申请之曰”,而非“收到申请材料之日”。故C项正确。
2、“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这说明()。
- A: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决定国体
- B:适当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重要作用
- C:政权组织形式不同,但它的阶级本质是相同的
- D:政权组织形式不同,其阶级本质一定是不同的
答 案:B
解 析:强调确立政体的必要性、重要性。
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不负责管理外国人在中国旅行的有关事务
- B:对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 C:负责管理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事务的机关是外交部
- D: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是人民军队的职责
答 案:B
4、下列国家机构与其地位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人民法院——国家审判机关
- B:人民检察院——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 C: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 D:国家主席——国家元首
答 案:C
解 析: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C项对应错误。所以该题选C。
5、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下列哪个罪负刑事责任?()
- A:盗窃
- B:制造毒品
- C:投放危险物质
- D:破坏交通工具
答 案:C
6、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无法当场向被处罚人宣告的,应当在()送达被处罚人。
- A:二日内
- B:三日内
- C:五日内
- D:七日内
答 案:A
7、坚持党的(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 A:思想路线
- B:政治路线
- C:基本路线
- D:组织路线
答 案:A
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可以同时并用
- B: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不能同时并用
- C:有保证人担保的,可以允许缴纳少量保证金
- D:不能提出保证人担保的,不得取保候审
答 案:B
多选题
1、我国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包括()
- A: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 B:城市居民委员会
- C:农村村民委员会
- D:人民代表大会
答 案:ABC
解 析:当代中国基层民主建设在改革开放40年中已结出丰硕的果实。目前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在法院依法判决前,不能在法律上确定任何人有罪
- B:辩护权可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行使,也可以依法委托护人行使
- C: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讯问和审判时,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 D:对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除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一律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 E:故意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答 案:ABCD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故A项正确。第3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故B项正确。第281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奋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因此,C项正确。第17条规定:“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本法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故D项正确。从重处罚需法律明确规定,故意犯罪并不属于从重情节,故E项错误。
3、国家法律责任制度包括()。
- A:刑事责任
- B:民事责任
- C:行政责任
- D:法制责任
答 案:ABCD
4、村民李某在村委会殴打王某,打砸办公桌,扰乱村民委员会秩序。下列说法正确的()。
- A:李某构成殴打他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B:李某构成故意损毁财物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C:李某构成破坏村民委员会秩序的行为
- D:对李某应当数罪并罚
答 案:ABD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第26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故A项、B项正确。第16条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故D项正确。《治安管理处罚法》没有规定对破坏村委会秩序的行为予以处罚,故C项排除。
5、贪污罪的犯罪对象是()。
- A:公共财物
- B:国有财物
- C:私人财产
- D:无主财产
答 案:AB
6、法的规范作用包括()。
- A:指引作用
- B:评价作用
- C:教育作用
- D:感化作用
答 案:ABC
解 析: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本身的作用,即法通过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实施对人们行为的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及强制作用。
7、 构成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
- A:放任危害结果发生
- B:明知危害结果可能发生
- C:希望危害结果发生
- D:明知危害结果必然发生
答 案:BCD
解 析:《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故意犯罪,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放任危害结果发生”不能判断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如果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则是直接故意;如果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则是间接故意
8、民警陆某休假期间着便装乘公共汽车回故乡,在车上恰遇两名歹徒持刀对乘客实施抢劫,陆某见状与歹徒搏斗。后在乘客的协助下将歹徒制服,陆某负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果陆某因此致残,应当与因公致残的现役军人享受国家同样的抚恤和优待
- B:陆某虽然是在非工作时间制止犯罪,但仍然属于履行职责
- C:如果陆某因此致残,应当按照见义勇为的相关规定,由国家给予抚恤或者补偿
- D:陆某在非工作时间制止犯罪,属于见义勇为
答 案:AB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9条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据此,陆某在非工作时间制止犯罪,仍属于履行职责;第41条第1款规定:“人民警察因公致残的,与因公致残的现役军人享受国家同样的抚恤和优待。”陆某的行为属于履行职责,不属于见义勇为,“按照见义勇为的相关规定”的说法错误。
主观题
1、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需要继续盘问的,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将继续盘问时间延长至()小时。
答 案:48
2、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答 案:以人为本
3、现行《宪法》规定,公民的()不受侵犯。
答 案:合法的私有财产
4、老同事当众严厉的批评你服务意识不强,你会怎么看?
答 案:(1)面对老同事的批评,我会虚心接受,当场道歉。
(2)老同事批评我也是对我的爱护,说明老同事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我因有这样的同事而感到荣幸。
(3)我会认真反省自己,查找原因,如果是自己工作做的不到位,那么要加强学习,强化服务意识,多向领导和老同事请教,加强与同事的沟通交流。如果是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的问题,要改变工作方式,学习老同事的工作经验,做好本职工作,和谐同事关系。赢得领导的信任,同事的尊敬。
(4)如果是老同事误会了我,我会在恰当的时间、地点婉转的表达我的意思和感谢,增进彼此的了解,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违法行为人()内因同类违法行为受到、2次以上公安行政处罚的,应当从重处罚。
答 案:1年
6、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答 案: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