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8月25日专为备考2023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答 案:对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19条第2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2、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人民警察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答 案:对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5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根据我们此前总结的口诀“依法—补偿,违法—赔偿”,可以快速判断本题说法正确。
3、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以进行检査。检査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 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貝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的检査证明文件。
答 案:错
4、办案人员的回避,由本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
答 案:对
5、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可以优先使用个人的现金。
答 案:错
解 析:第十三条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
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6、卖淫,嫖娼行为可以发生在异性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同性之间。
答 案:对
7、“官员无隐私”,因此公务员不享有宪法中规定的隐私权。()
答 案:错
解 析:只要是我国公民,都享有宪法规定的隐私权,不因其身份或职务的不同而不同。“官员无隐私”只是说官员相比于普通公民的一些事项要更加公开而已,并不是说官员就没有隐私权。
8、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答 案:对
单选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事人到期不缴罚款的,行政机关可以按每日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以罚款。此项措施属于( )。
- A:财产罚
- B:行为罚
- C:执行罚
- D:直接强制执行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执行罚,是指义务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义务,由行政机关迫使义务人缴纳强制金以促使其履行义务的行政强制制度。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罪犯不得假释的是()
- A:甲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 B:乙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 C:丙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 D:丁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3、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是( )。
- A:严格依法办事
-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D:忠于职守
答 案:B
4、张某酒后到澡堂搓澡,发现为其搓背的女服务员李某很漂亮,于是提出要与李某发生性行为,遭李某拒绝。张某便采取暴力欲强奸李某。李某在反抗中用工具刺死张某,其行为属于().
- A:紧急避险
- B:故意杀人
- C:故意伤害致人死亡
- D:正当防卫
答 案:D
解 析:《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据此,本案中李某的行为符合第3款特殊正当防卫的行为:(1)起因条件。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即有张某采取暴力欲强奸李某的不法侵害。(2)时机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即李某的刺杀行为处于其正在反抗不法侵害的过程中。(3)对象条件。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即李某的不法侵害针对的是张某本人。
5、蒋某因涉嫌受贿罪被公安机关执行逮捕,应该将蒋某被逮捕的情况通知蒋某家属的机关是()。
- A:决定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 B:执行逮捕的公安机关
- C:负责羁押的看守所
- D: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都有义务
答 案:A
6、关于设定行政许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较大市政府规章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 B:省政府规章设定的临时性行政许可最长期限为2年
- C:国务院部门规章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 D:国务院只能采取行政法规的形式设定行政许可
答 案:C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A:公民
- B:工人
- C:知识分子
- D:人民
答 案:D
8、 某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决定由城管局统一行使几个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处罚权,但下列( )不能由城管局行使。
- A:交通管理机关的罚款权
- B: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吊销营业执照权
- C:土地管理部门的行政没收权
- D:公安机关的行政拘留权
答 案:D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16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故D项的行政拘留权不能交由城管局行使,考生要准确理解“限制人身自由”属于最为严厉的行政处罚,法律对此有严格的限制,这也是出于人权保障的需要。
多选题
1、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务,体现了社会主义性质
- 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时代的特征,体现了改革开放的要求
- C: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统一而又分层的结构特征
- 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主要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答 案:ABCD
解 析:题干4个说法均正确。
2、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
- A:主体
- B:法律事实
- C:内容
- D:客体
答 案:ACD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担任人民警察应当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 A:年满十八周岁
- B: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 C:身体健康
- D: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 案:ACD
4、妨害社会管理行为包括()。
- A:招摇撞骗
- B:卖淫
- C:嫖娼
- D:赌博
答 案:ABCD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章第四节列举了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第51条规定了招摇撞骗,第66条规定了卖淫和嫖娼,第70条规定了赌博
5、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对报案、控告、举报、群众扭送或者违法嫌疑人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受理.进行登记
- B:受理的案件属于公安机关职贲范围.但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办案民警在受理后的24小时内直接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即可
- C:受理的案件属于公安机关职責范围.但不属于木单位管辖的,受理案件或者发现案件的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一律先行采取强制措施或者其他处置措施,再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
- D: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告知当事人向其他有关主管机关报案或者投案
答 案:AD
6、以下哪些选项的内容符合行政复议申请撤回的条件?()
- A: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提出
- B:复议申请人申请撤回复议申请
- C:被申请人向复议机关申请调解
- D:复议申请人决定改变复议机关
答 案:AB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25条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经说明理由,可以撤回;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终止。
7、行贿罪的主观方面是()。
- A:故意
- B:具有谋取不正当的利益的目的
- C:过失
- D:没有不正当目的
答 案:AB
8、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的情形有()
- A:对本人有危险
- B: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有威胁
- C:对公共安全有威胁
- D:呕吐物影响市容
答 案:ABC
主观题
1、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时,不得少于()的照片。
答 案:7人10人
2、违法行为人()内因同类违法行为受到、2次以上公安行政处罚的,应当从重处罚。
答 案:1年
3、现行《宪法》规定,公民的()不受侵犯。
答 案:合法的私有财产
4、领导派你配合一位老同志,你觉得他方法不妥,怎么办?
答 案:(1)如果我配合老同志一块完成一项工作,我一定会向老同志虚心学习,并承担自己能承担的尽可能多的工作;在生活上也要给予老同志细心的照顾。
(2)如果我觉得老同事的方法不妥,我会换位思考,重新审视、判断,看是否是自己的见解不成熟,如果思考之后,还是觉得老同事的方法欠妥当,我会把我的建议形成书面的资料,并耐心诚恳的和老同事沟通交流,征询老同事的意见,并达成一致。相信在我认真诚恳的工作之后,老同事会改变原来的处理方法。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的尊敬老同事,向老同事学习。
5、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答 案: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修正版)第九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6、概括起来讲,()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不明文规定不受罚。
答 案:罪刑法定原则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