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9月1日专为备考2023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某顾客在观看商品后没有购买,商场营业员最为合宜的话语是()。
- A:“不买没关系,您需要的时候再来”
- B:“不买别看了,耽误工夫”
- C:“不要没关系,您留个电话,我及时给您提供商品信息”
- D:“不买没关系,但您会后悔的”
答 案:C
解 析:商场营业员的话语既要文明礼貌,符合公共道德和先进文化的要求,又要符合职业道德要求。C项,既文明礼貌,又符合商家的利益,是最为合适的话语。
2、晚上把一盏上罩且发出微光的灯视作一个戴斗笠的人,属于()。
- A:视错觉
- B:视幻觉
- C:听觉过敏
- D:弱视
答 案:A
3、关于倾听技术,错误的做法是( )。
- A:设身处地地听
- B:适当地给予价值评价
- C:适当地表示理解
- D:通过言语或非言语作出反应
答 案:B
解 析:倾听需要以接纳为基础,只有无条件地接纳求助者才能有很好的倾听。倾听不应带有偏见,不能有价值评判,但可以通过言语和非言语做出反馈,适当参与。
4、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 A:艾森克
- B:卡特尔
- C:奥尔波特
- D:罗杰斯
答 案:B
5、同事之间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如QQ软件)进行的沟通属于( )。
- A:虚拟沟通
- B:现实沟通
- C:大众沟通
- D:媒体沟通
答 案:B
解 析:现实沟通是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色都有比较清楚把握的沟通,面对面 的沟通,熟人借助互联网沟通等情形都属于现实沟通。如果是单纯的网络上的朋友,则属于 虚拟沟通。
6、艾里克森认为,心理社会危机的产生是因为( )不相适应。
- A:个体需要与社会需求
- B:社会文化与社会规则
- C:个人的各种需要之间
- D:社会的各种规则之间
答 案:A
解 析:艾里克森认为人的心理危机是个人的需要与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 致,故称为心理社会危机。他把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要解决不同的 心理社会危机。
7、暗示会影响收集资料的可靠性,因此心理咨询师应该重视初诊接待,并建立()。
- A:严谨的会谈提纲
- B:有效的小组讨论措施
- C:规范的咨询流程
- D:规范的咨询环境
答 案:D
解 析:过分随意的交谈、心理咨询师的倾向性很可能对求助者形成暗示,造成求助者的自我评价和环境判断的失真,这对所获资料有重大影响。心理咨询师应该重视初诊接待和会谈方式,建立规范的咨询环境,以避免这种因素的影响。
8、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好孩子定向阶段的特征是()。
- A: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
- B: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和需要
- C:考虑到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
- D:开始从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来思考什么行为是正确的
答 案:C
解 析:略。
多选题
1、离差智商的优点是()。
- A: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之上
- B: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
- C:是表示智力高低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指标
- D:以上描述都不对
答 案:ABC
解 析:离差智商是一种以年龄组为样本计算而得的标准分数。离差智商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之上,它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因而是一种理想的指标。
2、对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有价值的方式是( )。
- A:推己及人
- B:慎独
- C:随遇而安,淡泊无为
- D: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答 案:ABD
解 析: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所谓 “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 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积善成德的意思是,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 种高尚的品德。
3、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 A:一般常态心理
- B:人格障碍心理
- C:轻度失调心理
- D:严重病态心理
- E:精神病
答 案:ACD
解 析:根据有关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和严重病态心理。
4、意志的品质有( )
- A:自觉性
- B:目的性
- C:坚韧性
- D:自制性
答 案:ACD
解 析:知识点: 基础心理学 /意志 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对行动目的有深刻认识,能自觉支配自觉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果断性(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坚韧性(坚持不懈,永不退缩的品质,又叫毅力或顽强性);自制性(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自觉性和自制性容易混淆,自觉性和目标感有关,能够达到目标的做,偏离目标的事情不做,有目标感的人,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动摇。自制性理解成自我管理和控制。
5、非理性观念的主要特征是()。
- A:绝对化的要求
- B:追求完美
- C:过分概括化
- D:糟糕至极
答 案:ACD
6、动机()。
- A:不能进行直接的观察,但可以根据个体的外部行为表现加以推断
- B: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
- C: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
- D: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应,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条件的欲求
答 案:ABC
解 析: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动机不能进行直接地观察,但可以根据个体的外部的行为表现加以推断。D项描述的是需要的定义。
7、关于16PF,正确说法包括()。
- A:测验没有时间限制
- B:要求尽量不选择中性答案
- C:允许有无法回答项
- D:测量有关个人兴趣和态度问题
答 案:ABD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