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9月2日专为备考2023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人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幻觉称为:
- A:非真实感
- B:功能性幻觉
- C:思维鸣响
- D:心因性幻觉
答 案:B
2、按照中国常模标准,MMP1的T分在()以上,便可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
- A:55分
- B:60分
- C:65分
- D:70分
答 案:B
解 析:MMP1按照美国常模T分70以上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而中国常模T分在60分以上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
3、对合理情绪疗法,错误的理解是
- A:合理情绪疗法理论认为是认知导致了不良情绪
- B:合理情绪疗法积极鼓励情绪宣泄
- C:合理情绪疗法强调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善情绪
- D:合理情绪疗法认为情绪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态度、价值观念
答 案:B
4、MMP1是采用()编制的客观化测验。
- A:因素分析法
- B:总加评定法
- C:经验效标法
- D:理论推演法
答 案:C
解 析:MMPL是明尼苏达大学哈特卫(S.R.Hathaway)和麦金利(J.C.MCkinley)根据经验效标法编制而成的自陈量表。编制之初,首先从大量病史、早期出版的人格量表及咨询师笔记中收集上千题,然后将这些题目施测于正常人与病人被试者,并比较两组人对题目的反映,如果两组题目的反映确有差别,则该题保留,反之则予以淘汰。按此原则,最终选择出550个题目。
5、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的核心是
- A:人拥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
- B:人是可以信任的
- C:人拥有价值条件化过程
- D:人有自我实现倾向
答 案:D
6、社会化的载体不包括( )。
- A:家庭
- B:大学
- C:杂志
- D:观念
答 案:D
7、某原始分数的百分等级为55,表示样本中有55%的原始分数()。
- A:比该分数低
- B:与该分数相等
- C:比该分数高
- D:与该分数差不显著
答 案:A
解 析:一个测验分数的百分等级是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百分等级指出的是个体在常模团体中所处的位置,百分等级越低,个体所处的位置就越低。
8、其数值只可以进行加减运算,而不能进行乘除的量表是( )
- A:命名量表
- B:顺序量表
- C:等距量表
- D:等比量表
答 案:C
解 析:其数值只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不可以进行乘除运算的是等距量表,因为等比量表是既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又可以 进行乘除运算。命名量表和顺序量表是 既不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又不可以进行乘 除运算的。
多选题
1、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2、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3、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4、常见的错误测验论包括()。
- A:测量工具
- B:测验无用论
- C:测验万能论
- D: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答 案:BCD
5、测验主试者的职业道德包括( )。
- A:对测验分数的保密
- B:测验的控制使用
- C:对受测者隐私的保护
- D:对测验特别熟悉
答 案:ABC
解 析:心理测验的职业道德有测验的保密和控制使用,测验中个人隐私的保护。
6、会谈中采用中立性态度的作用是使求助者()。
- A:得到知己
- B:感到轻松
- C:敞开心扉
- D:获得赞同
答 案:ABC
7、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包括()。
- A: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整合
- B:激发求助者的潜能
- C: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和发展
- D:完善求助者的人格
答 案:BCD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