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3年10月04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

2023年10月04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

2023/10/04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10月4日专为备考2023年公安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人民警察义务具有以下特点:人民警察义务主体的普遍性,人民警察义务具有不平等性,人民警察义务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任用行为。()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的义务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主体特定性;二是平等性;三是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任用行为。

2、公安机关和广大群众结合得好不好,责任在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两方面。()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机关作为掌握重大权力的政府机关,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结合得好不好,主动权也在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责任也在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

3、督察警察是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群众执行法律、法规、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的警察。

答 案:错

解 析:国务院《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第2条第2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督察机构,负责对本级公安机关所属单位和下级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对上一级公安机关督察机构和本级公安机关行政首长负责因此,督察的对象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

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任职,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条件。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相关法条】《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任职,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条件。

5、公安工作中对于执行政策与执行法律应当分清主次,区分对待。(   )

答 案:错

6、对需要继续侦查而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的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对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答 案:对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16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十四日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三日。对不需要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对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7、对精神病人应当采取约束。( )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4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需要送往指定的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

8、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答 案:对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故本说法正确。

单选题

1、执法为民,就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A: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 B: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C: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 D: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

答 案:B

2、人民警察被辞退后,在()年之内不得再录用为人民警察。

  • A:2
  • B:3
  • C:4
  • D:5

答 案:D

解 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第8条规定:“对被辞人员,五年内不得再录用为人民警察。

3、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是在()活动中实现的。

  • A:行政诉讼
  • B:行政调解
  • C:刑事侦查
  • D:刑事诉讼

答 案:D

解 析: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是在刑事诉讼活动中通过法定的程序实现的。

4、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人民警察对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经警告无效的()  

  • A:应当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 B:可以使用武器
  • C:应当使用约束性警械
  • D: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答 案:D

5、侦查人员询问证人()。

  • A:可以采用拘传措施
  • B:只能在公安机关进行
  • C:通常应当到证人所在单位或住处进行
  • D:可以通知多个证人一起,同时进行

答 案:C

解 析: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在现场询问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询问证人,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所以本题答案为C

6、我国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

  • A:群众路线
  • B:组织路线
  • C:政治路线
  • D:思想路线

答 案:A

解 析: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工作都要走群众路线,公安工作也要走群众路线。”说明了群众路线是我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7、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安机关的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

  • A:对公安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 B:对公安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 C:对公安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 D:不服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

答 案:D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8条第1款规定:“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据此,D项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

8、下列各项中可以提起公安机关行政复议的是()。

  • A:不服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
  • B:不服公安机关作出的民事纠纷调解
  • C:不服公安机关作出的警告处罚
  • D:不服公安机关作出的人事处理决定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6条第1款规定: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

多选题

1、对抗组织审査,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 A:串供或者伪造、销毁、转移、隐匿证据的
  • B: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
  • C:包底同案人员的
  • D:向组织提供虚假情况,掩盖事实的

答 案:ABCD

2、对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尚未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可以使用0

  • A:制服性警械
  • B:驱逐性警械
  • C:武器
  • D:警械或者武器

答 案:AB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国家行政赔偿责任的条件有:

  • A:损害因公民自己的行为而造成的
  • B:损害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而造成的
  • C:损害是直接的,现实已经产生的
  • D:国家赔偿法规定需要赔偿的
  • E:无须赔偿精神损失

答 案:BCD

解 析:A项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3年)第五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B、C、D三项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3年)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在国家行政赔偿中,必须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过程中造成的损害,损害必须是直接的、现实的损害,行使职权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国家赔偿法规定需要承担赔偿责任。E项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3年)第三十五条规定,“有本法第三条或者第十七条规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故本题选BCD。

4、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包括()。

  • A:拘传
  • B:取保候审
  • C:传唤
  • D:拘留

答 案:ABD

解 析:刑事强制措施有五种,按照强制的力度由低到高分别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传唤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使用传票的形式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他当事人在指定的时间自行到指定的地点接受讯问、询问或审理,性质等同于通知,不具有强制性;而拘传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对不愿到案接受讯问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因此,C项不入选。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以下属于约束性警械的有:

  • A:警绳
  • B:警棍
  • C:手铐
  • D:脚镣
  • E:以上选项都正确

答 案:ACD

解 析:A、C、D三项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第八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下列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手铐、脚镣、警绳等约束性警械:(一)抓获违法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重大嫌疑人的;(二)执行逮捕、拘留、看押、押解、审讯、拘传、强制传唤的;(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警械,不得故意造成人身伤害"。B、E两项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第七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一)结伙斗殴、殴打他人、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二)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运动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根据条例的规定,警棍属于驱逐性、制服性警械。故本题选ACD。

6、对于公安机关各警种之间的分工与协作的正确理解是()。

  • A:分工是绝对的,不允许人民警察各警种超越其职责范围而进行协作
  • B:公安机关各警种间的分工与协作是各警种正确履行职责不可缺少的条件
  • C:人民警察是个整体,其战斗力取决于各警种协同作战、整体作战的能力
  • D:各警种之间的分工是根据各警种的任务、职责、权限的不同而划分的,是为了便利日常工作

答 案:BCD

解 析:公安机关各警种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是各警种正确履行职责的条件,但是这个分工只是相对的,在需要整体作战时人民警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世上本没有绝对化的东西。一般来说,对于绝对化的选项,考生都可以第一时间予以排除;A项的表述明显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常理,容易排除。

7、公安机关通缉的对象是()。

  • A:在逃的犯罪嫌疑人
  • B:应当逮捕而又在逃的犯罪嫌疑人
  • C:越狱逃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 D:可能判处拘役而又在逃的犯罪嫌疑人

答 案:BC

解 析: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65条的规定,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

8、民用危险物品包括()。

  • A:管制刀具
  • B:易燃易爆物品
  • C:放射性物品
  • D:可卡因等毒品

答 案:ABC

解 析:D项毒品属于违禁品。

主观题

1、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或者在执行任务时不服从指挥的,给予什么处分?

答 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

2、《纪律条令》规定的哪些行为一律给予开除处分?

答 案:一、逃往境外或者非法出境、违反规定滞留境外不归的;二、参与、包庇或者纵容危害国家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三、参与、包庇或者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活动的;四、向犯罪嫌疑人通风报信的;五、私放他人出入境的。

3、以下哪一项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答 案:保障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条件是什么?

答 案:一、判明情况。二、一般情况下,经警告无效。三、紧急情形。

5、五条禁令的发布、实施时间和内容是什么?

答 案:为严明纪律,树立公安队伍良好形象,中国公安部于2003年1月22日发布了 “五条禁令”。此禁令自2003年2月1日起施行。公安部指出,原有规定与此禁令不一致的,以此禁令为准。一、严禁违反枪支管理使用规定,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二、严禁携带枪支饮酒,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三、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四、严禁在工作时间饮酒,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五、严禁参与赌博,违者予以辞退;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民警违反上述禁令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纪律处分。民警违反规定使用枪支致人死亡,或者持枪犯罪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撤职;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上一级单位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应引咎辞职或者予以撤职。对违反上述禁令的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包庇袒护的,一经发现,从严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6、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树立四个形象是什么?

答 案:(1)公仆形象;(2)威武之师;(3)从严治警;(4)文明执法。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