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10月12日专为备考2023年公安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是事中监督。
答 案:错
解 析: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终结之后进行的监督,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
2、公安机关要协同有关方面惩治违法犯罪分子,教育、改造这些违法犯罪者,使他们认罪服法,弃旧图新,重新做人。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第5项职责是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要协同有关方面,惩治违法犯罪分子,教育改造这些违法犯罪者,使他们认罪伏法。故本题说法正确。
3、如果片面强调严肃而忽视了谨慎,就会伤害无辜,犯扩大化的错误;如果片面强调谨慎而忽视了严肃,就会放纵坏人,犯打击不力的错误。()
答 案:对
解 析:严肃要以谨慎为保证,谨慎要服从严肃的要求。在刑事斗争方面,要始终全面地贯彻这一政策。严肃不忘谨慎,谨慎不忘严肃,两者不可偏废,不可脱节。如果片面强调严肃而忽视了谨慎,就会伤害无辜,犯扩大化的错误;如果片面强调谨慎而忽视了严肃,就会放纵坏人,犯打击不力的错误。
4、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就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诉讼权利和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要平等地适用法律。()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的平等,包括办理刑事案件时对犯罪嫌疑人一律平等和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保护所有诉讼参与人的权利。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而制定的。()
答 案:对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3年)第一条规定,“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故本题判断正确。
6、公安机关治安行政处置中的许可,是指公安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请示依法允许或者否定的一种权力。( )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许可是行政许可中的一种。公安机关治安行政处置中的许可,是指公安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请示依法允许或者否定的一种权力。故本题说法正确。
7、人民警察在实施管制措施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人群,并将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答 案:对
8、遇有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
答 案:对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0条规定:“遇有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故本题说法正确。
单选题
1、下列哪些不属于人民警察义务的特点()。
- A:主体特定性
- B:行为约束性
- C:义务平等性
- D:决定于国家任用行为
答 案:B
解 析:人民警察义务具有义务主体的特定性、义务平等性和直接决定于国家的任用行为等三个特点。
2、人民警察涉嫌()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在网上发布或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
- B:泄露警务工作秘密
- C:在办案过程中非法拘禁犯罪嫌疑人
- D:以上选项都正确
答 案: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3年)第四十八条规定,“人民警察有本法第二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二)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三)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四)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人犯;(五)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故本题选D
3、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强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是()。
- A:传唤
- B:拘传
- C:扭送
- D:拘留
答 案:B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4、建立近代警察制度较早的国家是()。
- A:中国和法国
- B:法国和美国
- C:法国和英国
- D:美国和英国
答 案:C
解 析: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国王路易十六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根据制宪会议的决定,建立了保安官制度;1790年根据《人权宣言》建立了市政警察;1801年拿破仑执政,建立了巴黎警察总局。英国在中世纪就建有治安法官制度,1829年英国通过了《警察法》,并由罗伯特·庇尔建立了首都伦敦警察厅。
5、下列情形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是:
- A:对行政机关的征用决定不服的
- B:对行政机关的调解不服的
- C:对行政机关行政许可决定不服的
- D:对行政机关不予信息公开的决定不服的
答 案:B
解 析:A、C、D三项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年)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行政征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申请信息公开等均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B项当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2018年)第一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下列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一)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二)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三)行政指导行为;(四)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根据本条第(二)项的规定,“对行政机关的调解不服的”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故本题选B。
6、我国现行宪法的实施保障之一是,宪法规定()行使监督宪法 实施的职权。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 C:全国人大常委会
- D:各民主党派
答 案:B
7、关于行政复议的执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申请人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执行
- B:被申请人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有关上级行政机关应当强制执行
- C:申请人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对其提起诉讼
- D: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的,可以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
答 案:D
解 析:A、B两项说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8年)第三十二条规定,“被申请人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或者有关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C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8年)第三十三条规定,“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二)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故本题选D。
8、人民警察的义务是基于人民警察的职务关系而产生的,只有人民警察才是这些义务的承受主体。这是说明警察义务的( )。
- A:平等性
- B:不平等性
- C:相对性
- D:主体的特定性
答 案:D
解 析:人民警察的义务是基于人民警察的职务关系而产生的,因而承担和履行义务的主体具有特定性。只有人民警察才是这些义务的承受主体。故本题选D。
多选题
1、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 A:公安领导工作主要包括政治领导工作、行政领导工作和业务领导工作
- B:公安秘书工作主要负责各业务部门和专业工作的统一协调、调度
- C:公安指挥工作包括为公安领导工作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组织实施领导决策
- D:公安政治工作是公安机关正确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的重要工作
答 案:AD
解 析:公安领导工作主要包括政治领导工作、行政领导工作和业务领导工作;公安秘书工作主要包括为公安领导工作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调查研究、组织实施领导决策、对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以及公文写作和文书处理、组织会议、协调各项工作关系等;公安指挥工作主要负责各业务部门和专业工作的统一协调、调度和具体指挥,接收“110”报警,突发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现场指挥、处置与救助工作;公安政治工作是公安机关正确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的重要工作。故选AD。
2、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先行拘留的是()。
- A: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 B: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 C: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 D: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答 案:ABCD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80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据此,ABCD项均符合。
3、督察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
- A:《人民警察法》
- B:《行政复议法》
- C:《行政诉讼法》
- D:《公安机关督察条例》
答 案:AD
解 析:《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第1条规定:“为了完善公安机关监督机制,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据此,A项选正确。督察制度的建立,必须有法律依据,这个依据就是《公安机关督察条例》。
4、工作对象的隐蔽性和公开性,决定了公安工作的隐蔽性和公开性,因为()。
- A: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 B: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有的是隐蔽的,有的是公开进行的,因此公安机关就要有针对性地将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结合起来
- C:公安机关除了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之外,还负担着大量的社会管理工作,许多管理工作不仅不能秘密进行,还要广泛宣传,实行警务公开
- D:为了广泛发动群众同违法犯罪作斗争、震慑犯罪分子,除了做好秘密工作之外,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公开工作
答 案:BCD
解 析:本题A项属于迷惑项,审题不仔细极容易误选失分!我们分析下题干,“工作对象的……决定了……因为……”可见,本题属于要选择原因,解释为何是这个决定了那个。从选项来看,A项明显不属于原因,不能入选。
5、《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中,忠诚可靠的要点包括()。
- A:听党指挥
- B:甘当公仆
- C:热爱人民
- D:忠于法律
答 案:ACD
解 析: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定,忠诚可靠的要点是:听党指挥,热爱人民,忠于法律。
6、公安机关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是( )。
- A:绝对的
- B:无条件的
- C:全面的
- D:直接的
答 案:ABCD
解 析:公安机关服从党的领导,必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全面的和直接的。
7、 刑事强制权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由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强制的权力。下列属于刑事强制权的有( )。
- A:对犯罪嫌疑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 B: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拘留
- C: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请逮捕和执行逮捕
- D: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决定逮捕
答 案:ABC
解 析:刑事强制权包括有权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此处的“逮捕”是指提请逮捕和执行速捕,而是否批准逮捕的权力在检察机关。
8、在山区铁路沿线工作的民警小李接所长通知,由于近日连降暴雨,容易引发次生灾害,要注意现场情况,妥善采取措施,保证过往列车安全。小李接到通知后应重点做好哪项工作?()
- A:启动实时监控的联动机制
- B:强化辖区治安防范措施
- C:组织村民做好防洪排涝
- D:要求铁路职工提高安全意识
答 案:ABCD
解 析:本题的主体是“铁路公安机关”,不难推断小李也属于铁路民警,其接到自然灾害险情,要启动实时监控的联动机制、强化辖区治安防范措施、组织村民做好防洪排涝、要求铁路职工提高安全意识,4个选项均正确。
主观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实施哪些行为属于拒绝或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
答 案:1、公然侮辱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2、对执行救人任务的警车故意设?障碍。3、阻碍执行追捕任务的人民警察进入犯罪嫌疑人可能藏身的房间。4、对执行警卫任务的警车故意设?障碍。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谁负责?
答 案: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
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由什么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
答 案: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
4、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是什么?
答 案: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4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是警察机关及人民警察警务活动的基本原则。
5、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什么责任?
答 案:刑事责任。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非法持有、使用人民警察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的,由公安机关怎么处理?
答 案: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警告。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