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3年10月12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23年10月12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23/10/12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0月12日专为备考2023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坚持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的方针。()

  • A:对
  • B:错

答 案:对

解 析:该题考核的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坚持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的方针。其基本任务是:一方面要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采取各种措施,严密管理制度,加强治安防范工作,压缩违法犯罪活动的空间。另一方面要从解决根本问题入手,加强对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文化、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鼓励群众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积极调解、疏导民间纠纷,缓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加强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教育、挽救、改造工作,妥善安置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所以该题判断正确。

2、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不一样。()

答 案:错

解 析:该题考核的是党章的相关知识。预备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有明确规定,预备党员的义务与正式党员一样,其权利除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3、从严治党、惩治腐败是最大的社会治理,是理顺民心、实现党长期执政、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之举。()

答 案:对

解 析:该题考核的是党的建设的相关知识。党风决定政风、社风、民风。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须从严,这是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与组织保障。实践表明,从严治党、惩治腐败是最大的社会治理,是理顺民心、实现党长期执政、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之举。

4、漂浮在水面的冰完全融化后,水面将上升。()

答 案:错

解 析:该题考核的是物理常识。漂浮条件是浮力等于重力,而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所以冰化成水后其体积与漂浮时排开水体积相同,故液面保持不变。

5、党的十九大报告最后的落脚点是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

答 案:对

解 析:该题考核的是党的相关知识。《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五条规定:“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这是我们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时期选人用人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深刻理解和始终坚持这一根本原则和标准,对于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6、我国民间贴在门上的两位门神是唐朝的李靖和程咬金。()

答 案:错

解 析:该题考核的是文化常识的相关知识。贴在门上的门神是两名不同的唐朝武将,起到防止鬼物进门的,纳吉气的作用。两人分别是唐朝的大将,秦琼与尉迟恭。

单选题

1、在统计某高校运动会参赛人数时,第一次汇总的结果是1742人,复核的结果是1796人,检查发现是第一次计算有误,将某学院参赛人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颠倒了。已知该学院参赛人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和是10,则该学院的参赛人数可能是()。

  • A:64人
  • B:73人
  • C:82人
  • D:91人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多位数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复核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差值为1796-1742=54,选项中只有82与其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颠倒过后的数字28的差值为54。因此,选择C选项。

2、全国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最多的时期是()。

  • A:1981—1990年
  • B:1991—2000年
  • C:2001—2010年
  • D:2011—2018年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已知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增长量计算问题。定位第三段文字材料“1982年末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仅占总人口的0.6%,1990年末为1.4%,2000年末为3.6%。2010年末为8.9%,2018年末达到13.0%”。1980年末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材料中未给出,则1981—1990年比重提高无法计算,1991—2000年比重提高3.6%-1.4%=2.2%,2001—2010年比重提高8.9%-3.6%=5.3%,2011—2018年比重提高13%-8.9%=4.1%,则提高最多的为2001—2010年。因此,选择C选项。

3、孙儿孙女的平均年龄是10岁,孙儿年龄的平方减去孙女年龄的平方所得的数值,正好是爷爷出生年份的后两位,爷爷生于20世纪40年代。问孙儿孙女的年龄差是多少岁?()

  • A:2
  • B:4
  • C:6
  • D:8

答 案:A

解 析:代入排除思想。代入A项,若相差2岁,则孙儿孙女分别为9岁和11岁,11×11-9×9=40,满足题意。

4、将不同作物按2014年单位种植面积产量由高到低排序,下列正确的是()。

  • A:棉花——油料——糖料
  • B:棉花——糖料——油料
  • C:糖料——油料——棉花
  • D:糖料——棉花——油料

答 案:C

解 析:第一步,标记题干关键词“2014年”“单位种植面积产量”“由高到低排序”。第二步,定位材料数据。第一段“棉花种植面积422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08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91万公顷”。第三段“棉花产量616万吨,油料产量3517万吨,糖料产量13403万吨”。616351713403第三步,列式比较大小。棉花、油料和糖料的单位种植面积产量分别为,分别为1倍多、2倍多、7倍多。因此,选择C选项。

5、归谬法是指对一错误论题不直接否定,而是先假定其真,然后据此导出荒谬的结果,由结果的荒谬推出该论题的荒谬,从而直接地否定错误论题的论证手法。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归谬法的是( )

  • A:有个病人对住院处的护士说:“请把我安排在三等病房,我很穷。”“没有人能帮助您吗?”“没有,我只有一个姐姐,她是修女,也很穷。”护士听了生气地说:“修女富得很,因为她和上帝结婚”“好,您就把我安排在一等病房吧,以盾把账单寄给我姐夫就行了。”
  • B:甲向乙解释:“我演奏的是高雅的流行乐曲”乙反问一句:“流行的乐曲就是高雅的吗?”甲听了很是吃惊:“不髙雅的东西怎么能够流行呢?”乙笑着说:“那么,流行感冒也是高雅的了
  • C:某人坚决反对杀生,他劝告人们说你如果在世时杀了一头緒,来生就要变成一头猪;你在世时杀了一头牛,来生就要变成一头牛。”这时一个听众说:“那不如去杀人吧。”
  • D:有一次,一位英国女记者读了文学大师钱钟书的作品,对钱钟书很仰慕,非要见他,在电话中钱钟书对该女士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就够了,何必非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答 案:D

解 析:本题属于选非题。找关键信息。①先假定错误论题为真,然后据此导出荒谬的结果;②由结果的荒谬推出该论题的荒谬,从而直接地否定错误论题。辨析选项。A项:护士认为,修女跟上帝结婚,所以修女有钱,属于“错误论题”,病人假设这个论题为真,导出让护士把账单寄给上帝,属于“荒谬的结果”,从而推出护士的论题是荒谬的,属于“由结果的荒谬推出该论题的荒谬,从而直接地否定错误论题”,符合定义;B项:甲认为,流行的就是高雅的,属于“错误论题”,乙假设这个论题为真,导出流行感冒是高雅的,属于“荒谬的结果”,从而推出甲的论题是荒谬的,属于“由结果的荒谬推出该论题的荒谬,从而直接地否定错误论题”,符合定义;C项:某人认为,杀什么,来生会成为什么,属于“错误论题”,听众假设这个论题为真,导出想要来生是人,现在就必须杀人,属于“荒谬结果”,从而推出某人的论题是荒谬的,属于“由结果的荒谬推出该论题的荒谬,从而直接地否定错误论题”,符合定义;D项:喜爱作品,所以想要见作者,不属于“错误论题”,钱钟书只是以风趣的语言劝女记者放弃见他,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
  • B:擅自卸载保密技术防护专用系统(“三合一”)
  • C: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普通优盘
  • D:涉密计算机及时安装和升级专业“木马”查杀工具

答 案:D

多选题

1、“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

  • A:时间的绝对性
  • B:时间的一维性
  • C:时间的不可逆性
  • D:时间的间断性

答 案:BC

解 析: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有从过去到现在向将来一个方向,它的流逝总是去而不返,不可逆转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充分说明了时间的不可逆性,故而要珍惜时间。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C。

写作题

1、2018年5月中旬,有一段在网络上非常火爆的记录了上海警察执法过程的视频里,警方在向执法对象执法的过程中遇到了执法对象的抵抗和阻碍。随后警情升级,警方按执法程序使用了警械并带走执法对象,执法对象同行人大喊“警察打人了!”围观的群众也用手机拍摄记录了执法过程。在带走执法对象的同时,警察也对拍摄者说:“你要传执法视频可以,你要整段传,不要断章取义,掐头去尾,出了事情你要自己负责”展示了执法者的自信,网友和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赞扬警察,央视也高度赞扬了“上海警察镜头下执法”,公安部也多次要求广大警察习惯在“镜头下执法”。思考材料,撰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结合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观点正确、结构完整、语言通俗,字数在800字左右。

答 案:根据要求写作,言之有理即可。

2、著名思想家别林斯基说过:“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几千年来,人们生活在养育自己的国土上,在可见的未来,人们依然要在养育自己的国家中奋斗。你在这个国家里出生、成长,国家给了你特定的种族遗传、价值观念、文化修养,国家民族的个性已经深深地融化在你的血液里。不仅如此,国家和民众的利益高度一致。想要建成美好的家园,你必须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想要过安定有序的生活,你必须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想要过有尊严非奴役的生活,你就必须维护国家的独立与主权完整。因此,热爱我们的国家,其实就是热爱我们的家园,本质上就是热爱我们自己。这既是国民感情上的自然表现,更是国民必须承担的责任。爱国是人类共有的感情。
在中国,爱国对于中华民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爱国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的美德,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都是凝聚人民思想感情的柱石。屈原虽遭流放,仍眷恋楚国,心系怀王,冀幸君之一悟;苏武牧羊,数十年手持汉朝符节,心志不变;岳飞抗金,历尽艰辛而矢志不渝,各地民众同声相应;土尔扈特部为维护民族独立,冲破沙俄重重截击,胜利返回祖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流血牺牲,为了民族独立而奋斗。改革开放以来,爱国华价与国内民众众志成城,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富强。爱国,始终是炎黄子孙心系祖国的纽带与基石。
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人民报效祖国的旗帜。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孙中山喊出“振兴中华”到邓小平说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是每一个中国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内心依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爱国,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就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依靠这种精神,我们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自信地挺起了脊梁。
围绕“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800字。

答 案:略

3、XX县对绕城公路(辛庄路至大王村段)进行修路施工。施工是封闭施工,施工时间是2018年11月8号至2018年12月28日。各类通行车辆可绕行辛庄街左拐光明路、昭明路。施工期间有交通管制,绕行路口有警示、提示标志。请你以XX县交通警察大队写一篇公文,提示广大车辆行驶者。需求:
1.字数200字以内;
2.文本正确;
3.格式完整、条理清晰、言语谨慎。

答 案:略

论述题

1、党章对党的根本宗旨是怎样完整、科学的表述的?

答 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