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 → 2023年10月20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3年10月20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3/10/20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10月20日专为备考2023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关于创新,正确的说法是()。

  • A:创新需要智慧,非一般员工所能为
  • B:创新的本质是突破旧的思维模式
  • C:创新仅指取得重大发明创造的成果
  • D:无创新能力的员工不是合格的员工

答 案:B

解 析: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

2、关于应对方式问卷,错误的说法是( )。

  • A:可以反映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 B:能够提高人们的应对水平
  • C:可以比较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应对行为差异
  • D:可以反映人的心理发展成熟的程度

答 案:B

解 析:应对方式量表的应用价值很多,但是量表只能起到反应情况的作用,不可能会通过做测验直接提高人们的应对水平。

3、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是()。

  • A:近因效应
  • B:首因效应
  • C:光环效应
  • D:刻板效应

答 案:B

解 析: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而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信息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来的信息的组织、理解有较强的定向作用,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完成的。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指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即所谓的“爱屋及鸟”。刻板印象是指人们通过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

4、咨询师经过初诊接待,初步了解和评估求助者的问题后,可以( )。

  • A:收集一般资料
  • B:进行摄入性会谈
  • C:形成初步诊断
  • D:做出鉴别诊断

答 案:C

解 析:咨询师经过初诊接待,初步了解和评估求助者的问题后,为初步诊断的形成打下基础。正确的诊断是咨询有效的前提。

5、以下关于心理咨询的“中立性态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咨询师要从求助者的角度了解求助者的问题
  • B:对求助者的困惑与处境表示理解
  • C:不掺杂个人的情绪与观点
  • D: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

答 案:D

6、帮助求助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明确指明求助者具体的不合理信念的特征,这个过程发生在合理情绪疗法的

  • A:心理诊断阶段
  • B:修通阶段
  • C:再教育阶段
  • D:领悟阶段

答 案:D

7、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 )常常进一步发展为被害妄想。

  • A:虚无妄想
  • B:妄想心境
  • C:妄想知觉
  • D:自罪妄想

答 案:B

解 析:妄想心境如果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常常进一步发展为被害妄想。

8、心理过程包括

  • A:能力、气质和性格
  • B:认识、情感和意志
  • C:知、情、意和能力
  • D:感知觉、记忆和思维

答 案:B

多选题

1、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2、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3、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4、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包括( )。

  • A: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 B: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
  • C: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
  • D: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局限于最初事件

答 案:ABCD

解 析:本题考察《变态心理学》的知识。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四个条件: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并由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的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之下,始终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所以本题ABCD都是正确的。

5、自我防御机制()。

  • A:是由于个体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而产生的
  • B:源于自我在承受本我的欲望和现实要求的双重压力
  • C:是为了调整自我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 D:是为了抵御来自他人的负性评价所采取的应对方式

答 案:ABC

解 析:自我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弗洛伊德认为,当自我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时,它就会做出反应,形成自我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是自我在承受本我的欲望压力时,同时又顾及到现实要求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自我便渐渐形成了的一种功能,这种功能可以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用一定的方式调整自我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经过调整,可以使人们同时接受自我欲望和现实要求,从而不致引起情绪上的严重痛苦和焦虑。不论是正常人或神经症病人,都会使用自我防御机制。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置换、反向、合理化、升华、转移等。

6、关于癔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组以解离症状为主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
  • B: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
  • C:男性多见
  • D:常见于青年期和更年期

答 案:AD

7、人们常用自我防卫策略来弱化说服信息的影响,这样的策略包括()。

  • A:贬损来源
  • B:歪曲信息
  • C:论点辩驳
  • D:投射作用

答 案:ABC

解 析:在面临转变态度的压力时,个体的逆反心理、心理惯性,保留面子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说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人们通常利用一些自我防卫的策略来减少说服信息对自己的影响,比如笼统拒绝、贬损来源、歪曲信息、论点辩驳等。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