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健康管理师(三级) → 2023年03月20日健康管理师(三级)每日一练《理论知识》

2023年03月20日健康管理师(三级)每日一练《理论知识》

2023/03/20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3年健康管理师(三级)每日一练《理论知识》3月20日专为备考2023年理论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现阶段,做好农村卫生工作、保护和增强农民健康,是各级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答 案:对

2、残疾是指各种躯体、身心、精神疾病或损伤以及先天异常所致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的异常和(或)丧失,造成机体长期、持续或永久性的功能障碍状态,并影响到身体活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活动能力()

答 案:对

3、共情也叫同理心、同感,它是一种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别人的情绪、需要与意图的能力()

答 案:对

单选题

1、检验诊断特异性是指()

  • A:某检验项目确认无某种疾病的能力
  • B:某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
  • C:患者中获得假阳性的百分数
  • D:患者中获得假阴性的百分数

答 案:A

解 析:检测诊断特异性是指某检验项目确认无某种疾病的能力,它的数学式为所有非患者中获得真阴性结果的百分数。诊断灵敏度是指某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诊断准确度是指某检验项目在实际使用中,所有检验结果中诊断准确结果的百分比。

2、下哪项不是蛋白质的互补作用的原则()

  • A:食物的生物学种属愈远愈好
  • B:搭配的种类愈多愈好
  • C:使用时间愈近愈好,最好同时食用
  • D:用量愈多愈好

答 案:D

3、1984年,在()中进一步将健康概念表述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

  • A:《阿拉木图宣言》
  • B:《保健大宪章》
  • C:《渥太华宪章》
  • D:世界卫生组织宪章

答 案:B

解 析:1984年,在《保健大宪章》中进一步将健康概念表述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

多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 A:用人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 B: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 C: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相休息休假、劳动报酬
  • D: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 E: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答 案:ABCDE

解 析: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⑴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活着主要负责人;⑵劳动者的姓名、住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身份证件号码;⑶劳动合同期限;⑷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⑸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⑹劳动报酬;⑺社会保险;⑻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2、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特点()。

  • A:潜伏期长
  • B:特异性强且协同作用强
  • C:协同作用强
  • D:变易性大,广泛存在
  • E:特异性差

答 案:ACDE

解 析: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特点:潜伏期长、特异性差、协同作用强、变易性大,广泛存在。

3、以下哪些是基本卫生保健的定义()

  • A:人人都能得到的
  • B: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
  • C:人民群众能负担得起的
  • D:政府能负担起的
  • E:全社会积极参与的

答 案:ABCDE

解 析:基本卫生保健的定义:基本卫生保健是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能负担得起的和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卫生保健服务。

主观题

1、在调查问卷设计中拟定问卷题目应注意哪些?

答 案:操作系统

解 析:(1)每个问题都应该是与主题密切相关,不要包括无关的问题,否则不但造成时间、精力的浪费,还可能扰乱被调查者的思路。(2)文字应浅显易懂,以被不同知识水平的调查对象接受,避免抽象式的提问。(3)语言简练准确,尽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同时应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俗语和缩写词等。(4)避免双重装填,即一个题目不能混杂两个甚至更多的问题。(5)避免诱引性的提问。(6)尽量避免一些敏感性问题。如涉及伦理及个人隐私等问题。(7)题目数量适中,太多容易使被调查者产生逆反心理,太少则不能收集到足够的信息,一般以15~20分钟内完成为宜。

2、简述内环境稳态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答 案:在生命过程中,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不断地在改变的;由于全身组织器官正常的功能活动和机体的各种调节机制,使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征始终保持在一定生理范围内,使内环境相对稳定,以免细胞受到伤害。然而,体液中的各种化学成分过多或过少,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妨碍正常生命活动。例如血糖太低时,大脑细胞兴奋性降低,会出现昏迷现象;血浆蛋白过低可引起组织水肿;当血液pH值低于7.0时,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可导致死亡。由此可见,如果内环境失稳态,疾病即将发生,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

3、如何进行疾病监测?监测的主要内容?

答 案:疾病监测包括慢性病死因监测、疾病患病情况监测、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人文环境监测、自然环境监测等。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利用“病情流程表”可以对慢性病发生、发展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监测起到很好的作用。

填空题

1、进入人体的铅主要储存于_________。

答 案:骨骼组织

2、土壤污染的来源不包含_________。

答 案:大气污染物

3、环境污染按属性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类。

答 案: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