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健康管理师(三级)每日一练《理论知识》9月6日专为备考2023年理论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在日常生活中,先要做一套程序性的动作,人睡前要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置否则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做好。这种现象是典型的抑郁症()
答 案:错
解 析:在日常生活中,先要做一套程序性的动作,人睡前要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置否则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做好。这种现象是典型的强迫症。
2、预防医学体系可分为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环境卫生科学、社会与行为科学及卫生管理学五大学科()
答 案:对
3、并联试验的优点为特异度增高,误诊率降低;缺点为灵敏度降低,漏诊率增高()
答 案:错
单选题
1、已知某班7名12岁女童的身高(cm)分别为:140,143,144,145,146,155,166,则描述其平均水平应采用()
- A:变异系数
- B:均数
- C:标准差
- D:中位数
- E:几何均数
答 案:D
2、以下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的指标是()。
- A:算术均数
- B:几何均数
- C:中位数
- D:标准差
答 案:D
解 析:方差与标准差是描述对称分布资料离散趋势的重要指标。
3、将未患某病而有或无暴露因素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是()
- A:队列研究
- B:病例对照研究
- C:现况研究
- D:普查
答 案:A
解 析:队列研究是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观察两组或多组成员结局(如疾病)发生的情况,比较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将未患某病而有或无暴露因素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是队列研究。
多选题
1、世界卫生组织新增的三项全球性指标有()。
- A:孕产妇死亡率
- B: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 D:国家卫生经费用于地方卫生服务的百分比
- E:采用计划生育的育龄妇女百分比
答 案:ABE
解 析:世界卫生组织新增的三项全球性指标:孕产妇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以及采用计划生育的育龄妇女百分比。
2、临床实验室检查中生化学检验一般包括()
- A:血液和体液中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检验
- B: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的检验
- C:激素和内分泌功能的检验
- D:尿蛋白的检验
- E:药物和毒物浓度的检验
答 案:ABCE
解 析:生化检查对组成机体的生理成分、代谢功能、重要脏器的生化功能、毒物分析及药物浓度监测等临床生化检验。包括糖、脂肪、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物和衍生物的检验;血液和体液中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检验;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的检验;临床酶学检验;激素和内分泌功能的检验;药物和毒物浓度检验。
3、三级预防措施中的第三级预防是指()。
- A:病因预防
- B:病残预防
- C:临床前期预防
- D:临床期预防
- E:“三早”预防
答 案:BD
解 析:临床期预防和病残预防属三级预防。选项A,第一级预防,又称为病因预防,它是针对无病期,采取各种,消除或控制各种危害健康的有害因素,并采取增进健康的各种措施,以防止健康人群发病。选项CE,临床前期预防和“三早”预防是二级预防。
主观题
1、健康教育的作用是什么?
答 案: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形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增高生活质量。
2、如何进行疾病监测?监测的主要内容?
答 案:疾病监测包括慢性病死因监测、疾病患病情况监测、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人文环境监测、自然环境监测等。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利用“病情流程表”可以对慢性病发生、发展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监测起到很好的作用。
3、根据是什么?
答 案:(1)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A、收缩压介于120~139mmhg之间,舒张压介于80~89mmHg之间; B、肥胖; C、长期过量饮酒(,每次饮白酒超过100毫升); D、缺乏体力活动; (2)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 B、肥胖; C、缺乏体力活动; (3)肥胖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缺乏体力活动 (4)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A、乙肝阳性(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证据); B、长期过量饮酒(每次饮白酒超过100毫升); (5)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下呼吸道感染; (6)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42岁妇女,已婚; (7)乳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42岁妇女。
解 析:
填空题
1、夜盲症主要是体内缺乏________。
答 案:VA
2、______________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答 案:环境
3、合理营养是指_________。
答 案: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