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健康管理师(三级)每日一练《理论知识》10月18日专为备考2022年理论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KAP模式实质上是认知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答 案:对
2、循证的核心思想是指临床医疗决策或卫生决策应建立在当前最佳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但由于科学研究质量的提高,所以对文献的真实性和用途进行科学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参差不齐,内容丰富多彩)
答 案:错
3、高密度脂蛋白的生理作用是运输胆固醇到肠
答 案:错
单选题
1、急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时最突出的症状是:
- A:心前区疼痛
- B:发热
- C:呼吸困难
- D:声音嘶哑
- E:吞咽困难
答 案:C
解 析:解析:急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时,患者因心包填塞,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脏搏出量减少,出现呼吸困难。
2、第一反抗期的年龄阶段是()。
- A:0-3岁
- B:3-6、7岁
- C:6、7-14、15岁
- D:14、15-18岁
答 案:B
解 析:3~6、7岁是第一反抗期的年龄阶段。
3、下列不属于健康信念模式描述的影响人们采纳健康行为的因素是()。
- A:感知疾病的易感性
- B:感知疾病的严重性
- C:感知健康行为的效果
- D:感知健康行为的障碍
答 案:C
多选题
1、以下哪些为分析性研究()
- A:生态学研究
- B:横断面研究
- C:病例对照研究
- D:社区干预试验
- E:队列研究
答 案:CE
解 析:分析性研究最常见的两类是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
2、属于康复评定目的的是()
- A:判断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
- B:确定患者尚存的代偿能力情况
- C:完成疾病学诊断
- D:制定可行的康复治疗措施
- E:找出病因予以救治
答 案:ABD
解 析:康复评定目的:判断患者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制定相应的康复目标;确定患者尚存的代偿能力情况;找出功能障碍的发展、转归和预后;制定可行的康复治疗措施;决定康复治疗后患者回归及去向的过程;根据治疗前后评定结果判定疗效等。
3、蛋白质摄入过量的危害有:()
- A:加大肾的负担
- B:导致钙的流失
- C:骨质疏松
- D:增加心脏疾病的发生风险
- E:以上都不是
答 案:ABCD
解 析:蛋白质摄入过量的危害有:加大肾的负担、导致钙的流失、骨质疏松、增加心脏疾病的发生风险
主观题
1、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答 案:(1)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2)环境因素;(3)生物学因素;(4)卫生保健服务因素。
2、身心健康的8个标准是哪些?
答 案:1.走得快;2.说得快;3.睡得快;4.食得快;5.便得快;6.良好的个性;7.良好的处世能力;8.良好的人际关系。
3、根据该女上述的身体状况,拮据条件以及各种筛检实验及本身的特点,为该人制定一套主要慢性疾病的筛检方案。要进行哪种主要慢性病的筛检?
答 案:根据该女上述的情况,主要应做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肝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宫颈癌、乳腺癌等疾病的筛检。
解 析:
填空题
1、健康管理师的职业道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健康监测、健康风险评估和分析、健康指导、健康危险因素干预、指导、培训与研究
解 析:尊重、不伤害/有利、公正
2、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
3、高密度脂蛋白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
答 案:运输胆固醇到肝脏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