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理论知识》10月2日专为备考2023年理论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微波加热使被加热食物外部先热,内部后热。()
答 案:错
解 析:微波加热既不需要传热介质,也不利用对流,而是食品与微波相互作用而瞬间穿透式的加热,即内部加热法。
2、疑为食物中毒进行的调查,要调查发病者48小时内的进食情况。()
答 案:对
解 析:疑为食物中毒应询问进餐者在发病前48小时内的进餐食谱,进餐的主食副食名称、数量。
3、RNI能满足人群中所有人的营养需要。()
答 案:错
解 析:根据定义,RNI是一个能满足人群中97%~98%的个体的需要的摄入水平(假定人群的需要量呈正态分布)。
单选题
1、酱油和面酱之所以有咸味,是来自于某种物质,它就是()。
- A:氯化钠
- B:氯化钾
- C:氯化铁
- D:硫化锌
答 案:A
解 析:酱油和酱中的咸味来自氯化钠。酱油中所含的氯化钠在12%~14%之间,酱类的含盐量通常在7%~15%之间。
2、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有()。
- A:动物内脏
- B:鱼
- C:瘦肉
- D:粮谷
答 案:A
解 析:维生素A在动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最好的来源是各种动物的肝脏、鱼肝油、全奶、蛋黄等。
3、下列关于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指南中叙述错误的是()。
- A:保证吃好早餐
- B:少吃零食,控制食糖摄入
- C:饮用清淡饮料
- D:对肥胖儿童应采用减肥药物
答 案:D
解 析:儿童肥胖可能是因为偏食含脂肪过多的食物,或是运动过少。肥胖儿童应有针对性的做适当调整,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而不应服用减肥药。
多选题
1、()缺乏可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
- A:烟酸
- B:维生素B6
- C:叶酸
- D:维生素B12
- E:维生素C
答 案:CD
2、与冠心病有关的营养因素有()。
- A:能量过剩
- B: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
- C: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
- D:肥胖
- E: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答 案:ABDE
3、按污染的性质,食品污染可分为()。
- A:生物性污染
- B:化学性污染
- C:物理性污染
- D:水质污染
答 案:ABC
主观题
1、糖尿病
答 案: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
2、组织
答 案:所谓组织,即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
3、系统
答 案:系统是由彼此关联且与环境相关联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简答题
1、对所存在的营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时,需尽力弄清的问题包括。
答 案:对所存在的营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时,尽力弄清的问题有:①哪些人患营养不良,其年龄、职业、经济水平、民族等情况;②存在何种营养不良或营养性疾病;③营养不良的程度;④营养不良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2、简述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
答 案:(1)食品本身的组成和性质。动植物食品本身含有各种酶类。在适宜温度下酶类活动增加,使食品发生各种改变。(2)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紫外线和氧等。合适的环境温度可加速食品内的化学反应过程.且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水分含量高的食品易于腐败变质。(3)微生物的作用。在食品腐败变质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微生物。除一般食品细菌外尚包括酵母与真菌,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细菌常比酵母占优势。微生物本身具有能分解食品中特定成分的酶的能力,一种是细胞外酶,可将食物中的多糖、蛋白质水解为简单的物质,另一种是细胞内酶,能分解细胞内的简单物质,其产物能使食品具有不良的气味和味道。
3、知信行理论模式
答 案:知信行理论模式是将人们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的理论模式。“知”是知识和学习,“信”是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行”指的是行动。
精彩评论